燕山“四措”力促非公经济发展
如何让市场主体“快速出生”,且能“活下来”“活得好”?今年以来,北京市工商局燕山分局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开展诚信共建活动、提供有针对性服务、加强非公党建四项举措,助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开辟绿色通道,解企业燃眉之急。该分局在注册登记窗口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服务。“我们开通电话热线、网络随时接受预约,选派专人负责指导,对年龄较大的投资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对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该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分局还注重用户体验,在注册大厅设置意见箱和各类调查问卷,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业务熟练程度等进行测评。截至目前,该分局共提供绿色通道服务2628户次,3506户市场主体享受网上登记便利服务。
开展诚信共建活动,促企业自律经营。燕山工商分局在分析企业发展规律、服务需求和违法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以大数据和日常监管作为支撑,筛选出一批重点企业、困难企业,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诚信共建活动,建立共建档案,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该分局建立跟踪档案,通过跟踪档案与初期评估比照及设置预警指标值等方式,实时发现和化解风险。截至目前,该分局创建评估指标6类28项,帮助企业及时化解风险62个,规范企业宣传、市场竞争等行为152户次,提供个性化服务1049户次。
提供有针对性服务,提升企业发展动力。结合企业发展情况,该分局将发展过程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风险期、消亡期,为企业每个发展阶段提供专业化指导,在初创期以政策引导与法律咨询为主,帮助企业快速完成各项登记手续;在成长期提供商标、融资、广告等指导;在成熟期提供股权结构分析、行业分析等信息;在风险期提供各类隐患预警提示;在消亡期帮助企业办理注销手续,实现资本快速转投。
加强非公党建,助企业发展壮大。该分局组织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调动周围广大职工群众和商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我们还发挥个体私营指导中心的作用,会同党委组织部门在市场主体集聚区建立党支部,引导非公企业依法经营。”该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来,该分局先后开展党建宣传活动57次,入户走访2257户企业,发放调查问卷293份,开展各类主题活动6次,调研指导联系点21个,培育示范点7个,帮助74家非公企业开展“三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