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私经济,敢为天下先
截至2018年6月底,四川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突破500万户,个私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四川省工商局副巡视员,曾任省工商局个私处处长、个私协会会长的杨楠作为全省个私经济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感慨万千:“对于地处西部的四川来说,全省个私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离不开改革开放中那种敢为天下先和吃螃蟹的精神。”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杨楠从省科委来到省工商局任个私处处长,那时,全省个体工商户总数还不到150万户。因为受到注册资本的限制,私营企业在当时更是凤毛麟角。
杨楠回想说,虽然那时候看待个私经济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可对于四川这个贫穷落后的西部大省来说,发展个私经济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推动全省个私经济发展,省工商局积极争取,并得到省领导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杨楠总结说,四川个私经济发展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当年敢为天下先的“全国五个第一”。
为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早在1991年,四川省就出台了《四川省个体工商户条例》,明确要求大力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明确一张身份证和一个营业地址就可以登记,并明确工商部门对个体工商户负有监管责任,同时还明确个体劳动者协会为个体工商户联系政府的桥梁和纽带。这个条例制定的出发点在支持发展,它的及时出台极大鼓舞了个体工商户的士气,使他们树立了创业的信心。
紧接着,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又创造了第二个全国第一——率先在全国出台《四川省私营企业条例》。
1992年,全国很多地方对私营企业的审批还持慬慎态度。一家私营企业的审批往往需要3个月到半年时间。时任四川省工商局个私处处长的杨楠在征求省局领导的同意后,决定搞一块“试验田”,由个私处直接审批登记一批私营企业,初期预计登记30家。
口子一开,当年就吸引了400家私营企业登记注册。为了管好这些私营企业,杨楠倡导成立了“私营企业协会”,每月定期召集私营企业主召开培训会,邀请法律专家、税务专家对业主进行培训,教育他们遵纪守法。
随后,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四川省私营企业条例》,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组建集团公司。1994年,按照当时的注册登记政策,注册集团公司的注册资本至少在5000万元。为了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发展壮大,四川省工商局在征得省政府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后,将私营企业集团公司的注册资本门槛降到2000万元。当时在成都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一家企业就在工商机关的支持下,成为“大陆集团”,在经营活动中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四川省私营企业条例》的出台,犹如一场春雨,全省私营企业在此之后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1993年,四川又创造了一个全国第一,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年10月,新加坡的各大报纸相继刊登《中国百万富翁结团访问新加坡》的新闻。来自四川的20多名私营企业家在省工商局的组织下赴新加坡考察,与当地华侨商人进行洽谈。四川骐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佳琪多年后回忆说,这次新加坡之行,对自己企业日后的成长和壮大至关重要,公司不仅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还学到了发达国家先进的市场理念。
1995年,成都新津县成为全省首个“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这也是全国诞生的首个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凡是新津县区域内的个体私营企业都享受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新津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随后培育出“新希望集团”“伍田食品”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宋宝瑞都曾前往试验区调研,并作出“四川农村县要以发展非公经济为主”的决定。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考察新津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后,四川个私经济创造了第五个全国第一。省委省政府以两办名义联合下发《四川省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为四川省个私经济发展加装了助推器。
上一篇:青海帮扶政策一站式查询平台建成下一篇:安吉微企数质呈现“双赢”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