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业执照拥有者和他们的“果实
2013年,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开启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序幕。5年来,大众创业创新热潮持续高涨,新设市场主体屡创新高。商事制度改革取得开创性成就,成为社会满意度最高、百姓获得感最强的一项重大改革。世界银行《2018 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开办企业便利度比2016 年提升34 位,较2013 年上升65 位。


在这1亿户市场主体中,我们选择了6位市场主体代表,他们是当地颁发首批新版执照和“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多证合一”及电子营业执照的拥有者,也是本期故事的“主人公”。
他们站在相机前,用镜头诉说创业故事,带我们走进他们的一方小天地,展现他们的创业创新成果。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中可能有人一路凯歌,可能有人经历坎坷。但无论怎样,他们已经成为商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
丁永成 贵州省铜仁市首张新版营业执照拥有者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佳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
2014年3月,丁永成拿出想法设法筹措来的资金和全部积蓄,与同村4户村民,流转承包了210亩土地,注册佳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生猪养殖。从合作社成立时的140头生猪到现在的800多头生猪,从当初合作社只有5名成员到现在带动全村贫困户一起养殖生猪,丁永成一步一个脚印,得到村民的认可。现在,除了养殖生猪,丁永成还发展种植产业和农家乐。他用猪粪给果蔬施肥,绿色果蔬受到游客欢迎,生意越来越红火。前年,生猪市场走高,合作社收入50多万元。去年,生猪市场走低,合作社收入17万多元。丁永成认为,天道酬勤,只要踏实认真做事,扎根一个行业一直做下去,就一定能够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颜 岚/摄影报道
朱明日 河南省许昌市首批“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拥有者
许昌鑫盛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办人
2013年,朱明日拿出几年的工作积蓄,创办了家政服务实体店。起初,小实体店只有他和朋友两名员工。因为办企业手续复杂,他便选择了办理个体营业执照。虽然对创业的艰辛有心理准备,但朱明日还是觉得比想象中要难。清扫厕所、擦拭抽油烟机、保洁厂房……朱明日边学边做。用橡皮擦和风油精清除圆珠笔印记、用吹风机清除玻璃上的玻璃胶……朱明日力求将细节做到极致。店里生意越来越好,附近社区家庭都成了他的“固定客户”。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个体营业执照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2015年12月,他听说“三证合一” 手续简化,不到5天时间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便申请注册了公司。创业4年来,朱明月的家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多,客户遍布省内外。 □高彩红/摄影报道
康 成 甘肃省首批“五证合一”营业执照拥有者
甘肃铁路金坪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甘肃铁路金坪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产各类轨枕、防护网、铁路配件等产品。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兰州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及乌鲁木齐铁路局的西北各大铁路工程建设,先后参与中川铁路兰州枢纽工程建设、银吴铁路、银西铁路等重点铁路工程建设。
2016年9月,康成听说甘肃省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办事程序与环节减少,能节省大量时间。刚好,公司当时要做业务变更需重新换照,他便第一时间向省工商局企业登记注册窗口提交了换照申请,并成为甘肃省首批“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拥有者。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技术设备的改造升级和地方市场的开拓,康成希望有更多惠企政策出台,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更多便利和机遇。 □杨柳岗 何国兴/摄影报道
张 超 山东省首张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拥有者
山东省济南市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办人
说到家喻户晓的快餐店,济南人心头都会浮起一个名字:超意兴。一块把子肉、一个酱鸡蛋、一块炸豆腐,再加一碗浇了肉汤的米饭,是老济南人一顿饭的“标配”。张超把子肉的秘方和技艺,传承祖辈百年老品牌“正泰恒”把子肉配方。1993年,张超成立济南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注册“正泰恒”和“超意兴”商标。如今“超意兴”早已遍布济南大街小巷。2016年12月1日,张超到济南市市中区王官庄市场监管所做业务变更,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办理了个体工商户工商及税务登记,领到山东省首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在张超看来,现在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张超用“四颗心”来形容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良心、精心、匠心、初心。 □陈 洁 王鹏泽/摄影报道
姜 镪 吉林省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拥有者
吉林省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创办人
2005年,姜镪从老家江苏到吉林省长春市读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从此便把心扎在长春。大学期间,他边读书边创业,先后成立了两家公司。2017年,他发现区块链迅速崛起且商机巨大,便搭上商事制度改革的“快车”,注册成立吉林省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在吉林省政府政务大厅,他领到了吉林省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开始从事Web安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领域前沿技术的产品研发等业务。姜镪的公司成立后,克服了诸多困难,现在已步入良好发展轨道,10多家金融单位与之合作,区块链技术市场顺利打开。姜镪希望公司技术未来能更多地在医疗、司法、能源等领域规模性应用。 □李玉子 崔瑞涛/摄影报道
陈鹏云 天津市首批电子营业执照拥有者
天津花生好车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合创始人
80后的陈鹏云在浙江大学读书期间就曾创业。2015年,他第二次创业,创办了面向个人终端消费的汽车融资租赁品牌“花生好车”。现在,人们消费方式发生改变,很多人不再存钱买车,而是租车。在他看来,“租”是一种态度。国外租赁车市场已占汽车市场的30%左右,他认为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016年,公司开始盈利。今年4月,他在网上申请注册了天津分公司,领取了天津市首张电子营业执照。将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到手机中,通过手机出示、验证营业执照,对在全国开设多家分公司的他来说,再方便不过了。他认为,创业首先要认清自己,补齐短板,并深耕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领域。截至今年6月,公司在全国开设300多家直营店,有4000多名员工。他希望公司明后年能上市。
上一篇:企业不年报后患无穷下一篇:陕西工商移动执法平台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