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三管齐下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今年以来,广东省东莞市工商局围绕全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落实国家工商总局推进“放管服”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持续深化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积极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着力拓展工商服务内涵,取得成效。大力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深化“放”的层次。设立现代化网上审批中心,实现一站式审批、24小时服务;深化住所登记管理改革,实施“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改革;推进“多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及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东莞市工商局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稳健,取得可喜的成绩。数字最具有说服力:从3月1日至11月底,网上审批中心共受理网上登记业务22.1万宗,占全市同期同类型业务的86.97%;全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信息真实度达96%,开业率达95%,证照齐全率达86%;去年8月至今,全市累计成立集群注册托管公司523户,登记集群企业11380户;截至11月底,全市共向22.17万户企业和1.17万户个体工商户发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69.03%企业已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累计939户企业申请适用简易注销登记并进入公示阶段,其中669户企业公示期满,登记机关已依法核准注销登记。
加快构建现代市场监管体系,提升“管”的质量。《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暂行办法》、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两张清单”及两个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实施与应用,成为该局打造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大特色,也是该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支撑。依托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该局将工商登记信息每半小时按经营范围关键词自动推送至各监管部门,按登记地址推送至各镇村(社区)。监管部门和村(社区)在规定时限内开展核查和监管,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系统,实现“宽进”和“严管”的无缝对接。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去年9月1日上线以来,累计推送工商登记信息35.47万条,收到反馈信息62.14万条(次)。市镇村三级实现信息共享、监管联动,增强了监管合力。
着力抓好企业扶持引导,增强“服”的效能。东莞市工商局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近3年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326宗,动产抵押登记1531宗,涉及担保数额1958.63亿元。该局积极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动态户籍库,实施领导分片挂钩联系制度,形成政企沟通的“直通车”机制,为企业提供登记规划和专业指导服务,助推企业做强做大。今年以来,969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新增企业集团46户。该局还大力实施企业商标品牌战略,帮助企业维权,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商标国际注册、品牌输出、商标许可等经济新模式经营,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8548件,同比增长15%;新增驰名商标7件、广东省著名商标23件。截至11月底,全市实有注册商标14.62万件,其中驰名商标76件、广东省著名商标287件,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四。
在“放管服”各项政策效应叠加下,东莞市市场主体连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5.81万户,同比增长40.8%。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82.9万户,企业总量达32.1万户,均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